——赴新加坡學習考察感悟
編者按:
2016年4月28日至5月2日,集團2016年度“四杰”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大家學習了解了新加坡企業的國際化管理、技術的創新發展、領導者藝術及新加坡的人文生活,增長了見識、拓寬了思路。學習歸來,“四杰”分享了他們在新加坡學習考察期間心得感悟,經新聞組整理,選出部分精彩感悟,組成《四杰赴新加坡學習考察系列報道》。
本期推出2014年度杰出青年獎獲得者、天俱時集團第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宗紅星的學習感悟。
穿行在新加坡,處處感受著繁榮的經濟、優美的環境、高效的服務、嚴謹的作風、嚴厲的法制、和諧的社會以及井然有序的交通,令人放心的治安,我不禁為這個小小的城市國家的崛起而震撼。無論是培訓的教授、企業家還是工廠里的工人,無一例外都在勤奮的工作,新加坡的快節奏、高效率,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認同感是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
新加坡自1965年建國獨立,半個世紀的時間,從一個資源貧瘠的彈丸之地一躍成為繁榮昌盛、政通人和的現代化國家。在民族紛爭、種族矛盾、宗教沖突頻繁的東南亞,新加坡這個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國家獨立后卻一直能保持種族和諧、社會安定、宗教互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奇跡,這完全得益于新加坡國民對國家的認同感,使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民眾和諧的融入社會生活,并積極參與國家經濟和政治事務,成為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同樣,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員工有了對企業文化理念、用人理念以及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會促使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和自我意識,自覺的融入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上,這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二、執行力是脫穎而出的主要關鍵
新加坡不僅法制健全,更重要的是嚴格的執行力,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看不到闖紅燈的車輛和行人,看不到亂扔煙頭的吸煙者,看不到隨地吐痰的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市容整潔、井然有序的花園城市,所有這一切都來自于整個社會對各種法律的執行力。反觀而思之,企業作為一個組織,在組織內的任何一個人都應當對組織的決策和目標有效執行,否則,再好的決策和目標都將難以實現。作為工程建設服務型企業,作為組織中的任何一員,都應當認識到經營的執行力在現場,現場是企業的脊梁,現場執行力就是企業競爭力,那么我們企業的現場在哪里?在設計-采購-施工-培訓-試生產于一體的各個階段,現場就在項目的施工現場,在采購的合同中,在設計人員的圖紙中,在工藝研發人員的實驗臺中,在業主對我們呈現的工程中。執行力是成功的關鍵,對于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在現場工作中,定人物、定任務、定時間、定地點,說了算,定了干,不拖泥帶水,根據制定的節點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三、憂患意識是不斷突破的核心力量
楊建偉教授講道:“新加坡這個小國能夠在強手如林,競爭如此激烈的國際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可能有一千條、一萬條寶貴經驗,但其中的核心和關鍵是新加坡政府和領袖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和生存意識”。同樣,一個具有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的企業必定是一個充滿希望、蓬勃發展的企業。結合公司發展,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推動集團從簡單的、以單純的工程建設企業向以工藝技術為引領的EPC總承包企業轉型,使公司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著高附加值的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也正是這種精神,使集團在制藥行業環保領域成為新銳。正如新加坡在夾縫中發展起來的處境一樣,滴點的成功都來之不易。作為企業的一員,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不斷用知識和技術武裝自己,使自己的成長能夠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為公司在大浪淘沙、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團2013年度杰出青年獎獲得者李士齋(左)、2015年度杰出青年獎獲得者李慶生(中)、
2014年度杰出青年獎獲得者宗紅星(右)合影
個人與企業、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好比一個圓環,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內環是我們自己,當外環半徑無限增加的情況下,如果自己無法融入、不思進取、無憂患意識,總是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相對于無限增大的外環,起初還是內環的我們將變成一個點直至不見,終被企業或社會所淘汰。因此,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民族,都應當培養認同感,提高執行力,保持憂患意識。
近日,高新區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辦公室專家評審委員會對高新區第四批申報的59項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進行了評審。集團副總工程師王鴻志申報的樹脂再生廢堿液二次利用項目及河北天俱時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永輝申報的高爐上料變頻器由總線代替端子控制項目榮獲石家莊高新區第四批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評比二等獎。石家莊市總工會副主席宋成武對獲獎單位進行了頒獎。
樹脂再生廢堿液二次利用技改已成功應用于生產實踐,在節約新堿液消耗的同時也解決了廢堿液的處理問題,降低了廢物排放。該技改降低了物料消耗、生產成本,同時也解決廢堿液的處理問題。
高爐上料變頻器由總線代替端子控制技術通過對傳統端子控制變頻器改為總線型控制,節約施工成本,減少了故障的發生且對故障的診斷快速便捷,從而降低了故障頻率,提高了平均無故障時間,運行維護成本顯著降低,停產維修時間明顯減少。
高新區總工會舉辦此次評審活動,極大的促進了一線職工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為企業科技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
月8日“女神節”當天,為了讓全體女員工在忙碌的工作中放松身心,度過一個浪漫溫馨的節日,公司邀請茶藝師,為大家帶來一場主題為“識茶、品茶”的茶文化活動。
?
活動開始,茶藝師為大家煮制了一壺白茶,伴著屢屢茶香,大家一邊品茶,一邊在茶藝師的引導下識茶。茶藝師根據茶的發酵程度不同,給大家簡單闡述了六大茶類。根據四季環境不同,為大家推薦每個季節適合的茶。活動中,茶藝師還為大家分享了幾款可以DIY的養生茶,同時又為活動現場的員工煮制了一壺濃香四溢的奶茶。
?
茶文化活動后,公司還為全體女員工準備了鮮花和女神禮包,祝全體女員工節日快樂,事事順遂。
3月3日,在石家莊市建筑業協會六屆三次理事會議暨會員代表大會上,集團榮獲2016年度石家莊市建筑業先進企業榮譽稱號。
2016年,集團建立健全了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年度內竣工工程全部達到合格,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到位,本年未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高度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積極采用新科技、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并獲得較好成效。
同時,集團總工程師馬志民被評為2016年度石家莊市建筑業優秀項目經理、河北天俱時醫藥化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少華2016年度石家莊市建筑業優秀企業經理、河北天俱時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永輝2016年度石家莊市建筑業優秀總工程師、集團第二工程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韓星杰2016年度石家莊市建筑業優秀項目經理。
2017年3月4日-5日,莫蘭斯研究所工程師劇盼盼赴杭州參加“2017年全國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新技術暨供需對接交流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本著“創新技術開發、強化工藝應用、展示樣板工程”的宗旨,由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主辦,500余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環保機構及環保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論壇分為政策與宏觀策略專題、物化處理技術專題、生化技術專題及鹽分離專題,研究探討國內外深度處理技術及污水回用技術的發展,重點分析各種各類技術的經濟適用性、運行穩定性和工藝配套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介紹了《污水處理的政策與法律問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院士候立安介紹了《膜處理工業廢水技術》,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季民教授介紹了《高效催化劑強化芬頓氧化技術在工業廢水深度處理中應用研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吳光學介紹了《分泥高效亞硝化技術處理高氨氮廢水關鍵技術研究》。會后,劇盼盼與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季民教授關于廢水催化氧化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
莫蘭斯作為環保行業的新星,將以更高的定位和追求為理念,經過不懈的創新和努力,正在逐漸成長為國內知名環保企業,尤其在廢水深度處理和回用方面已取得多項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