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搜索
    請選擇日期
    請選擇日期
    2016“天俱時杯”攝影大賽完美落幕

    26 2016-05
    劉松:高科技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劉松受邀參加《對話CEO》企業精英訪談節目

      日前,應石家莊成功96.5廣播電臺邀請,集團副董事長劉松參加了《對話CEO》企業精英訪談節目,講述了天俱時集團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之路,分享了天俱時集團轉型成功的奧秘。此次采訪以錄播形式在成功96.5廣播電臺播出。

    劉松與《對話CEO》節目主持人合影

      近年來,集團完成了從傳統建筑安裝施工企業到集工藝技術開發、項目設計、采購、施工管理、試生產服務和運行培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華麗轉型,成為行業內轉型升級的典范。劉松在談到集團轉型升級時講到,天俱時集團超前預判市場需求,針對人才這一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進行了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體制的創新,積極引進了以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甄崇禮、國內知名醫藥化工專家王京、國內知名醫藥化工設計專家武亞鋒為代表的高端人才,組建了精干高效的科技研發團隊,同時在企業文化建設、發展理念、資源配置、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重大創新,觸發了高科技能量的聚合與裂變,有力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為廣大客戶提供了更高端的T-EPC工程總承包服務。

    劉松:高科技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在談到何為行之有效的員工激勵與約束機制時,劉松講到,天俱時集團堅持彈性激勵機制,對員工的激勵除了薪金待遇以外,更重要的是為員工提供走出去學習的機會。截至目前,集團共選送20名中高層管理者和技術骨干到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學習深造,攻讀EMBA、DBA學位。堅持用企業價值觀選人用人是天俱時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對于天俱時員工而言,唯一的約束就是任何行為都不能與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相抵觸。 

      采訪中,劉松還結合自身經歷對在校大學生給出了誠懇的建議和忠告。他講到,大學是思維方式和正確認知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生應不負光陰,認真學習,博覽群書,不僅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
      《對話CEO》是石家莊成功96.5廣播電臺推出的企業精英訪談節目,旨在傳遞社會正能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24 2016-05
    集團與河北工業大學簽訂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協議

    5月23日,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團委書記崔毅老師、化工學院武宇新老師到集團進行就業工作回訪。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黨委書記張欣巧,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王天石,河工大校友代表、河北天俱時醫藥化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孫玉潔接待了兩位老師并共同座談。

     

    集團與河北工業大學簽訂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協議(左起:武宇新、崔毅、張欣巧,王天石,孫玉潔)

    座談中,崔毅和武宇新老師介紹了河工大化工學院的基本情況,并認真詢問了企業對學生培養和招聘組織工作的建議。張欣巧代表集團對崔毅和武宇新老師的到訪表示歡迎,并希望校企之間在學生就業、技術交流等多方面保持密切聯系。針對學生實踐問題,張欣巧表示,集團開設了“開放日”活動,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報名參加“開放日”活動以進一步了解天俱時,天俱時管理學院也會選派公司技術專家、優秀校友到學校進行實踐講解;在人才戰略方面,集團將“馬棟計劃”第一個設在河北工業大學,并指出,馬棟計劃里的“天俱時獎學金”一方面是為了獎勵優秀學生,另一方面是希望學生通過馬棟計劃與天俱時多溝通,多接觸,增長實踐經驗。孫玉潔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建議學校在本科生階段加強學生金工實習,讓學生多接觸實際項目,有利于他們在正式工作后盡快適應工作。王天石建議學校利用暑假多組織學生參觀實踐,讓學生在大四前建立較明確的就業方向。

    座談會后,崔毅和武宇新老師參觀了集團和設計公司,并在參觀過程中與河工大校友進行了溝通。兩位老師表示,通過這次參觀和交流,更全面地了解了天俱時的發展情況,將會推薦更多的優秀學生到天俱時實習和工作。最后,河北工業大學與集團正式簽訂了建立就業實習基地的協議,自此集團可根據需要定期接收河北工業大學優秀畢業生實習。

    河北工業大學化工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兩個一級碩士點和化工過程機械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集團一直與河北工業大學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河工大化工學院李春利教授作為天俱時外聘專家,多次在天俱時論壇做報告。集團目前已有十七位河工大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在各自的崗位做出優異的成績。

    24 2016-05
    姚振永:以專業精神履行科技轉型使命

    姚振永,高級工程師,注冊化工工程師,天俱時集團副總裁,天俱時科技委員會技術專家。1995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2001年獲河北醫科大學藥物分析碩士研究生學位。曾任河北醫藥化工設計有限公司工藝室主任、華藥奧奇德公司生產部經理、深圳一致藥業工業發展部副總監。曾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石家莊市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論文著作有《大豆異黃酮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抗癌新藥——次黃嘌呤核苷酸脫氫酶抑制劑》、《肽脫甲酰基酶-極具前景的抗菌藥物新靶點》等。

     

    姚振永獲天俱時集團2015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直面考驗 積極投身科技轉型

    2012年是天俱時集團啟動科技轉型戰略的第二年。這一年的十月,姚振永加入了天俱時集團,開始組建集團的設計隊伍,成為河北天俱時醫藥化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這一年,集團承接了伊犁川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投資達26億元的二期工程設計任務,內容涵蓋生產車間、輔助設施、環保治理等。設計工作由核四院、北方設計研究院、河北化工設計有限公司、天俱時醫藥化工設計有限公司和一部分其他人員共同協作完成。

    該項目作為國內最大的抗生素單體項目(并且包括部分一期項目改造工程),設計工作量極其龐大,而且工藝復雜,設計難度大,設計協調困難。作為設計工作和工藝技術的主要負責人,姚振永在工期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組織協調完成整個二期工程的工藝流程確定、設備選型、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工作,為二期工程總承包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姚振永及全體團隊成員的辛勤努力下,二期項目于2014年12月28日開始陸續正式投產試車,所有產品均一次試車成功,產品質量全部達標合格,標志著二期項目的圓滿完成,同時也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評價。

    項目建設期間,他的母親在2014年9月生病住院。而此時川寧項目正值施工高峰階段,急需他到現場。探望完母親的他二話沒說,匆匆安排家人和妻子照顧母親后就立即趕往新疆了。類似的情況還有過多次,他顧大家、舍小家,他高度的責任感贏得了項目團隊所有成員的尊敬。

    在完成二期工程設計工作的同時,在骨干設計力量不足的條件下,他又義不容辭地承接了普洛得邦頭孢精制車間、常山生化溶媒回收車間的設計任務,同樣出色地完成了各項組織工作。

     

    姚振永(左一)與甄崇禮院士(中)和集團總裁武亞鋒(右)合影

    勇于創新 不斷突破技術難關

    2014年9月,川寧二期項目設計工作基本完成。姚振永又馬上進入工程現場,開始核對圖紙、協調各專業施工難題,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川寧二期工程的現場設計服務工作中。第一次面對規模如此之大并且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醫藥總承包項目,他在現場需要協調和解決的各類問題之多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姚振永憑著多年積累的醫藥行業生產技術的嫻熟經驗和深厚的化工專業知識底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不斷創新,帶領相關人員將這些難題一一攻克。

    在川寧環保厭氧塔的設計中,為了解決厭氧塔放料時大量起泡溢罐問題,他在傳統流程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創新。但到了試車階段,多次出現厭氧塔冒頂,不但生產無法正常進行,還給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出現此問題后,他親臨現場,登高爬低,查找問題,并與集團內外專家共同研究產生問題的原因。經過反復實驗、多次驗算,終于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對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并最終滿足了工藝要求,使問題得以圓滿解決。可以說,新系統在設計上是一個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堅守自我 用心詮釋專業精神

    姚振永工作認真、細致,專業知識豐富,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有一次,和業主方討論MVR系統方案。MVR出水溫度為60℃,當時的處理是通過風冷降溫處理,但還達不到預期效果。另外,全廠冷量不足,因此業主方提出將MVR出水熱量利用,購置一臺與之匹配的溴化鋰機組,既為出水降溫又能補充冷量。為此,業主方召集各方代表,包括MVR廠家技術人員、溴化鋰廠家總工程師和集團的王京、姚振永、馬忠青、李少華,業主全體高層一起討論。

    姚振永發言之前,與會其他各方基本方向都在論證如何實現溴化鋰方案的具體方法上,都認為可行。到姚振永發言時,他滿懷自信地提出三點:第一,出水熱量加換熱器可以回到MVR系統本身,該系統的熱效率并不存在問題;第二,溴化鋰機組本身熱效率相對于其他制冷機組并沒有優勢;第三,把MVR系統和溴化鋰機組耦合,會帶來其他生產問題。結論是:不建議這樣配置溴化鋰機組。

    經過一陣沉默,大家都對他投去認同的目光,參會的業主方高管更是紛紛向他表示了贊許。姚振永以豐富的專業知識為后盾,不隨波逐流,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一次又一次地將設計和技術工作帶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地為集團贏得榮譽。

     

    姚振永在川寧項目施工現場

    夯實基礎 共創T-EPC美好未來

    川寧項目于2014年12月28日如期試車,所有生產品種,包括7-ACA、D-7-ACA、6-APA、青霉素工業G鉀鹽全部一次試車成功,產品質量全部一次合格,運行狀態顯示生產流程和裝置選取配置合理,達到設計指標,有效控制了設備投資;與國內同類項目的“三邊”工程相比,設計有效配合了施工進度要求,安裝過程中有效控制了重大設計變更和施工返工量。體現了T-EPC模式的技術引導作用,有效解決了設計和施工的銜接、采購和施工的銜接問題。

    談到天俱時T-EPC項目的未來,姚振永認為需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加強設計人員的技術能力。設計人員需對生產過程有充分了解,優化工藝流程,加強設備、特殊閥門等的選取能力,提出的技術方案更加合理,施工圖更加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和操作要求。

    第二,加強設計管理。設計過程需嚴格在設計程序控制之下,充分體現設、校、審和會審的作用,尤其是會審工作需更加執行,從川寧項目看,設計問題最多的是不同專業之間碰撞,造成現場工作大量浪費。此外,在施工階段,一個專業發出施工圖變更,需注意相關專業引起的變更,并及時作出設計內部信息的傳遞。

    第三,加強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采購人員的溝通,充分了解項目意圖和項目所在地的工程狀況,使結構設計和施工材料選取更加合理。

    第四,項目實施階段,根據業主的實際情況,考慮增加與業主的工程聯系單互動,減少由于業主原因導致的工期延誤、工程返工給我方造成的損失,尤其是“三邊”工程實施過程中,責任界定模糊的工程返工,考慮在合同中約定允許一定量的工程返工。

     

    姚振永(右一)和馬忠青在新加坡學習考察

    再接再厲 搶占環保市場先機

    進入2015年,隨著國家環保新政的實施,集團開始強力推進向環保業務轉型。首先在川寧公司開展廢氣治理工作,針對一期發酵廢氣處理,開發MSQ-01組合裝置。在該裝置開發過程中,姚振永組織主導了主要處理單元——預處理系統的開發應用,組織制定了組合裝置的工程實施方案和該項目的設計工作。他積極投身其中,憑著自己勤于學習、善于鉆研、勇于實踐的精神,經過后期的調試和試車驗證,運行參數和技術參數全部達到設計指標和預定的處理效果,在集團廢氣治理MSQ-01組合技術裝備的開發應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對于在環保業務上已經取得的成績,姚振永并不滿足。憑著自己對制藥工藝的深刻認知,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廣闊的整個醫藥環保市場。制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以來得到迅速發展,對GDP貢獻加大的同時,環保問題已日益突出,成為眾多制藥企業面臨的重大困擾。姚振永認為,在醫藥行業遇到的眾多環保問題中,難點主要有三個:

    一是廢氣治理。重點工作是惡臭和VOCs的治理,目前,各制藥企業對廢氣的治理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治理技術良莠不齊,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是制藥廢水的治理。目前絕大多數制藥企業廢水經生化處理,交市政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都不能做到達標排放,甚至市政污水處理廠都不能做到達標排放,在污水的深度處理“近零排放”方面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三是廢渣的處理。目前抗生素的菌渣屬于危廢,在國家政策沒有調整之前,各生產企業大多采用打擦邊球的方式處理,也是嚴重困擾各藥企的問題之一。但不論菌渣的去向如何,一般均需完成干燥過程,污水生化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亦是如此,今后,菌渣和生化污泥干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治理有很大的需求空間。

    隨著環保新政的實施,國家對污染企業的執法力度不斷加強,民眾對改善生活環境的意愿日益強烈,醫藥企業廢氣治理和廢水治理市場出現巨大的商機。姚振永認為應在這兩個方面與醫藥企業一起,就困擾企業的共性、難點問題共同進行討論,提出解決方案,開發相應的工程技術和裝備。具體的方向有:繼續完善我們的MSQ-01系統,形成模塊化產品;活性炭吸附(包括活性炭纖維)的再生技術與裝置研究;環保生化尾氣處理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廢水深度處理技術研究;加壓純氧曝氣技術與裝備研究。

     

    姚振永(右一)在2015天俱時科技論壇進行研討

    作為天俱時集團2015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姚振永以他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天俱時科技工作者的技術情懷與執著追求。作為天俱時環保科技的引領者,姚振永必將和他的團隊共同承擔起開拓環保市場的新的發展使命。

    天俱時集團首席科學家、川寧項目總指揮王京這樣評價姚振永:他積極向上、銳意進取,不計得失、勇于奉獻,集技術、設計、工程于一身,是天俱時T-EPC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環保領域的帶頭人,為天俱時轉型升級作出了巨大貢獻,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榜樣!

    19 2016-05
    王京參加市管拔尖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研修班

    5月9日至13日,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首席科學家王京赴浙江大學參加了由石家莊市委組織部舉辦的企業類市管拔尖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由石家莊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韓寶來帶隊,石家莊市工業企業中的市管拔尖人才、“十百千人才工程”優秀企業家等近70人參加。

     

    王京參加市管拔尖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采取專題講座與現場案例教學相結合、對接交流與成果推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培訓學員安排了浙商經濟與浙商現象、互聯網+企業系統創新、中小企業改制與上市等3次課堂講座以及民生藥業、海康威視、眾泰集團等5家企業現場案例教學。同時,安排了石家莊市企業家與浙江知名企業家對接交流和成果推介等活動。

    王京認為本期研修班在拓寬視野、凝聚共識、更新觀念的同時,增進了學員間的相互了解,為石家莊市企業管理創新人才溝通交流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提升了企業家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新意識。同時,通過此次研修班學習也更加了解到在當前全球新的經濟形態下,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性,及始終在創新變革、快速發展的浙江經濟的發展理念、先進管理經驗、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等。王京表示希望此次學習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應用和借鑒,更好的助力集團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蝴蝶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