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搜索
    請選擇日期
    請選擇日期
    集團開展2011年度績效考核工作

      12月13日,集團人力資源部在第二會議室組織召開了2011年度績效考核工作安排會議,在石的集團各職能部門、子分公司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要求所有參加考核的管理人員認真進行年終工作總結,同時,各級評價人要按照集團統一安排認真負責、客觀公正地完成考核評價工作,確保集團績效考核工作順利推進。 

      2011年績效考核工作主要面向集團管理人員,考核內容包括個人總結、考核評價、綜合評價三個部分和思想品德、工作表現、工作潛質、團隊合作能力等多個項目。全部考核工作將于2011年12月底完成。

    12 2011-12
    集團完成縱橫鋼鐵二期除塵液壓站調試

      12月8日,集團工程設計公司設計人員完成了縱橫鋼鐵二期除塵液壓站的調試工作,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通過驗收后交付甲方。目前,集團負責供貨的核心設備、檢測儀表及PLC柜已全部運抵現場,按期完成了第二階段工作。 

      液壓站用于驅動環縫重坨的開度,是除塵改造中的關鍵設備,它的可靠與精準度直接影響除塵效果。液壓站集機電一體化,屬非標訂制產品,油路系統由液壓廠家按我方的技術要求配置,電控部分則由集團設計公司提供原理接線圖,液壓廠按圖紙配套電控箱。在現場調試中,集團自動化公司的龐永利將比例閥PLC自動控制、PLC手動控制,電磁閥PLC控制、現場手動控制等操作模式逐項反復測試,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同時,集團工程設計公司設計人員對液壓站電控線路進行了優化完善,對其油路系統進行了調節,以滿足伺服油缸在上升和下降往復過程中的操控要求。

    08 2011-12
    集團參加市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培訓

      12月5日至7日,集團總經理班子成員、項目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共17人參加了在石家莊旭日建筑施工安全培訓學校舉行的2011年度石家莊市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并順利通過考核。 

      此次培訓旨在提高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證企業安全生產。在培訓班上,指導老師結合具體案例,向大家詳細講解了國家、省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標準規范、安全管理理論、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化等方面的知識。

    03 2011-12
    劉金濤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工程款回收工作

      12月1日下午,在集團召開的工程款回收專題會議上,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劉金濤在聽取相關負責人工程款回收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時強調,集團各子分公司、項目部要認真貫徹落實集團關于工程款回收的各項規定和措施,充分認識當前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給集團工程款回收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科學應對原材料漲價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巨大壓力、保證施工生產正常進行的同時,集中精力抓好工程款回收工作,責任到人,嚴盯死守,力爭在春節前取得新的突破,為來年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集團副董事長姚莉召集并主持會議。集團董事、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牛愛軍,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孟昭,集團董事、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松參加會議,各部門、各子公司相關負責人員參加了會議。

    30 2011-11
    任南琪院士在2011·天俱時科技論壇作主題演講

     

    任南琪院士從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優勢種群的演替規律、兩相厭氧生物處理的意義三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處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中的重要作用,決定系統效果的關鍵點和難點,產酸發酵菌和產甲烷菌對生長環境要求所決定的系統運行的原則,以及傳統上對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的錯誤認識和錯誤處理方法。

    演講時間:

    2011年11月25日

    演講地點:

    2011·天俱時科技論壇主會場(石家莊中茂海悅酒店三樓豪廷)

    演講題目: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主要內容:

    任南琪院士介紹了目前我國水環境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型、污染型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越來越密切。

    作為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一體的國家創新群體,任南琪院士簡單介紹了他的團隊情況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并著重介紹了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

    任南琪院士從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優勢種群的演替規律、兩相厭氧生物處理的意義三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處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中的重要作用,決定系統效果的關鍵點和難點,產酸發酵菌和產甲烷菌對生長環境要求所決定的系統運行的原則,以及傳統上對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的錯誤認識和錯誤處理方法。

    最后,任南琪院士用工程實例介紹了該科研成果在處理高濃度中藥廢水(進水COD:20000mg/L)和高濃度精細化工廢水(進水COD:80000mg/L)的實際應用情況,處理結果均達到設計標準并高于國家環保部門的排放標準。

    任南琪院士簡介

    任南琪,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環境工程學科學術帶頭人,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城市水質轉化規律與保障技術”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主要從事環境生物技術、環境分子生態學、有機廢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區域環境污染防治等學科領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生物分子生態學;生物制氫理論與技術;生物脫氮、除磷、脫硫理論與技術;微生物絮凝劑;膜生物反應器;流域和大氣有毒污染物(包括POPs等)源匯及遷移轉化規律等。

    個人成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7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9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在國內外核心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專著和編著9部,獲得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已培養出博士后12名,博士35名,碩士60余名。

    技術成就:以厭氧活性污泥為菌種的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并創建了世界上首例生物制氫示范工程。針對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難題,引入產酸發酵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理論,建立廢水處理產酸發酵類型的人工控制方法,提出完全氧化型硫酸鹽廢水處理新工藝。此項研究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開發出3套適合我國國情高效、經濟、節能的高濃度廢水生物處理集成化技術,建立了相應的專有技術推廣平臺和設備加工制造平臺,并應用于15項示范工程,該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建設部華廈科技進步一等獎。

    蝴蝶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