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搜索
    請選擇日期
    請選擇日期
    【邀請函】知“時”在線丨醫藥工業潔凈廠房暖通設計及節能

    新冠疫情將潔凈行業再次帶入人們重點關注的視野,人們的防護意識劇增,社會對醫院潔凈室、制藥車間潔凈室的標準也再度升級,藥企必須保證制藥環境和過程中的安全無污染程度和潔凈程度的持續穩定性。因此,只有更高標準的潔凈室工程設計、自動化潔凈設備和人員規范管理,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制藥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在制藥潔凈廠房工程設計中,暖通設計是關鍵。

    那潔凈廠房暖通節能的技術措施有哪些?

    氣鎖的壓差如何設計?

    主流藥廠潔凈室的壓差控制策略有哪些?

    氣流模擬技術、BIM等在暖通設計中如何應用呢?

    帶著以上問題,3月19日15:00-16:00《知“時”在線》第二場線上研討會,將邀請醫藥化工設計專家、天俱時集團上海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邱濟夫,將為大家帶來《醫藥工業潔凈廠房暖通設計及節能》主題分享,探討暖通設計中的熱點問題,誠邀您的蒞臨。

     

    聽課方式

    手機端報名及聽課方式:識別圖中二維碼預約報名及聽課

    網頁版(建議使用360或Google Chrome瀏覽器)報名及聽課鏈接:https://live.vhall.com/room/watch/157572355?invite=

     

    講師介紹:邱濟夫

    醫藥化工設計專家,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高級工程師。天俱時集團上海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暖通專業負責人,天俱時科技委員會委員。

    2005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暖通專業,碩士。對于空氣潔凈技術、GMP認證有著深刻的實踐和理解,長期從事醫療凈化行業、醫藥行業潔凈廠房系統工程的設計與技術支持工作。參與的工程包括潔凈手術室、血液病房、ICU、中心供應室、生殖中心等醫療凈化工程,以及凍干粉針車間、水針車間、大輸液車間、固體制劑車間、化妝品車間、疫苗車間、原料藥項目、QC實驗室、中試車間、單抗車間、CAR-T細胞治療等醫藥行業潔凈室工程,其中包含多項國外設計項目,設計經驗豐富。

    曾參與《制藥工程工藝設計(第二版)》、《制藥流體工藝實施手冊》的編寫。發表過多篇專業學術論文。

     

    聽課有禮

    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天俱時微助理獲取最新課程資訊。

    課程結束后,發送“我要口袋書”,我們將從中隨機抽取20位參會嘉賓免費郵寄制藥行業口袋書2冊。

    制藥行業口袋書No.1-《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及其附錄系列》:匯編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新版GMP實施的規范及無菌藥品、原料藥、生物制品等12個附錄,方便藥廠人士在日常質量管理工作中查閱GMP有關條款。

    制藥行業口袋書No.2-《中國生物醫藥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匯編》:收錄了以藥品管理法為核心,包括疫苗管理、生物制品簽發、細胞治療產品指導原則等12個與生物醫藥息息相關的文件和解讀。幫助生物醫藥人士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借鑒。

     

    知“時”在線

    《知“時”在線》是天俱時集團誠意出品的一系列線上分享課,每場聚焦不同熱點問題,分享與制藥、環保工程息息相關的內容,邀請行業大咖與您在線共話行業新未來。

    16 2020-03
    【劃重點】匯“俱”精彩 | 制藥企業到底如何實現綠色生產

    危中有機,戰“疫”催生新技術、新業態。3月12日,天俱時集團《知“時”在線》首場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會議邀請了國內知名環保技術專家,國家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天俱時集團董事、副總裁、首席環保科學家陳平博士,以“綠色生產-工業企業的未來之路”為主題,針對未來制造業清潔生產、資源能源再利用等熱點問題,共同探討綠色生產技術變革之道。

    識別二維碼重溫精彩課堂

     

    觀點1  為什么要綠色生產?為什么一定要在綠色生產這個領域要中國領先?

    觀點2  資源、能源約束,環境容量限制要求中國實行綠色生產?

    • 化工行業資源、能源基本都來自于石油、天然氣和煤,他們是不可再生的,儲量是有限的,并且還是產生污染的。

    • 目前污染物排放量已經超過環境容量。

    • 企業本身做綠色生產、少排放,是任重道遠的事情,也是必須要做的。

    • https://v.qq.com/x/page/l0933o2bptr.html

    觀點3  怎么綜合考慮一個化工企業達標、回用、能量回收,并兼顧可實現性?

    • 對于廢水處理來說,達標排放都可以做到,達標的前提是污水處理跟物質回收要經濟合理的結合,需考慮如何在固廢處置量和廢水排放量或回用量之間達到經濟合理的平衡。

    • 對于合成制藥,蒸發處理是必要的,但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蒸發處理物料的種類和數量。

    • 對于廢氣處理來說,需考慮回收、向水相轉移、向固廢轉移、排放和焚燒之間的平衡,要經濟合理。

    • https://v.qq.com/x/page/i0933g5etny.html

    綠色生產是發展的趨勢,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綠色生產體系是贏得未來的關鍵,尤其是一場疫情過后,“科技環保”必將成為工業企業的發展底線,這給企業的技術層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陳平博士領銜的陳平實驗室,占地面積7000余平方米,擁有百余臺先進儀器、儀表及檢測設備等,集聚30余名制藥、環保方面技術專家,主要開展廢水治理、資源再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致力于解決工業企業污染物零排放、能源利用等問題。截止目前,已獲得20余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實現多項科研成果轉化并成功應用于數十個制藥企業。可綜合電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及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去除鹽水中有機污染物;綜合利用膜分離、蒸發等技術解決水回用凈化問題;綜合控制結晶、高溫熱解、雙極膜等技術解決廢鹽的分離及再利用問題。陳平實驗室將不斷進行自我技術革新和進步,以做工業廢物資源化最強實驗室為目標,打造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助力行業技術迭代。  

     

     

     

    更多精彩課程,或技術咨詢,歡迎關注天俱時微助理

    危中有機,戰“疫”催生新技術、新業態。3月12日,天俱時集團《知“時”在線》首場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會議邀請了國內知名環保技術專家,國家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天俱時集團董事、副總裁、首席環保科學家陳平博士,以“綠色生產-工業企業的未來之路”為主題,針對未來制造業清潔生產、資源能源再利用等熱點問題,共同探討綠色生產技術變革之道。

     

     

    觀點1  為什么要綠色生產?為什么一定要在綠色生產這個領域要中國領先?

    • 綠色生產是中國建立并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需要。

    • 韌性是中國經濟的優勢,健全的產業鏈是中國經濟韌性的基礎之一。

    • 健全的產業鏈不可避免包括污染行業,污染問題要靠綠色生產來解決,綠色生產在中國是剛需。中國健全的產業鏈給綠色生產領先提供了最優條件,中國必須領先。

    • https://v.qq.com/x/page/z0933eh2695.html

    觀點2  資源、能源約束,環境容量限制要求中國實行綠色生產?

    • 化工行業資源、能源基本都來自于石油、天然氣和煤,他們是不可再生的,儲量是有限的,并且還是產生污染的。

    • 目前污染物排放量已經超過環境容量。

    • 企業本身做綠色生產、少排放,是任重道遠的事情,也是必須要做的

    • https://v.qq.com/x/page/l0933o2bptr.html

    觀點3  怎么綜合考慮一個化工企業達標、回用、能量回收,并兼顧可實現性?

    • 對于廢水處理來說,達標排放都可以做到,達標的前提是污水處理跟物質回收要經濟合理的結合,需考慮如何在固廢處置量和廢水排放量或回用量之間達到經濟合理的平衡。

    • 對于合成制藥,蒸發處理是必要的,但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蒸發處理物料的種類和數量。

    • 對于廢氣處理來說,需考慮回收、向水相轉移、向固廢轉移、排放和焚燒之間的平衡,要經濟合理。

    • https://v.qq.com/x/page/i0933g5etny.html

    綠色生產是發展的趨勢,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綠色生產體系是贏得未來的關鍵,尤其是一場疫情過后,“科技環保”必將成為工業企業的發展底線,這給企業的技術層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陳平博士領銜的陳平實驗室,占地面積7000余平方米,擁有百余臺先進儀器、儀表及檢測設備等,集聚30余名制藥、環保方面技術專家,主要開展廢水治理、資源再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致力于解決工業企業污染物零排放、能源利用等問題。截止目前,已獲得20余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實現多項科研成果轉化并成功應用于數十個制藥企業。可綜合電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及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去除鹽水中有機污染物;綜合利用膜分離、蒸發等技術解決水回用凈化問題;綜合控制結晶、高溫熱解、雙極膜等技術解決廢鹽的分離及再利用問題。陳平實驗室將不斷進行自我技術革新和進步,以做工業廢物資源化最強實驗室為目標,打造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助力行業技術迭代。  

    更多精彩課程,或技術咨詢,歡迎關注天俱時微助理

    13 2020-03
    知“時”在線 誠邀聽課丨綠色生產-工業企業的未來之路

    新冠肺炎必將過去,但其對中國、對世界影響深遠。像中國式戰“疫”一樣,其他中國范式也將引領世界。

    能源革命、物質革命在疫后的中國必將突飛猛進,生態環境建設的中國范式必將產生。

    那么,從“中國領先“的發展角度來看,未來中國制造業的能源與物質如何利用、如何變革?

    工業企業如何從資源節約、再生利用入手,進入行業領先?

    3月12日(本周四)15:00-15:45,天俱時集團將舉辦《知“時”在線》醫藥、環保工程線上研討會,國內知名環保技術專家,國家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天俱時集團董事、副總裁、首席環保科學家陳平親臨現場,為您一一剖析這些痛點問題,誠邀您共同探討綠色生產-工業企業的未來之路。

     

    講師介紹:陳平

    國內知名環保技術專家,正高級工程師,國家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天俱時集團董事、副總裁、首席環保科學家,環保事業部總經理,天俱時科技委員會副主席。

    1996年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曾任華北制藥集團環境保護研究所所長,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環保部部長。

    長期從事制藥工業環境保護工作,對制藥過程清潔生產、三廢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建設制藥行業循環經濟模式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被評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

    多年來,其領銜的“陳平實驗室”深入結合制藥企業的生產實踐,在多項省部級環保科研課題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與創新。研究成果經推廣應用有效消除了制藥工業廢棄物不規范處理帶來的環境風險,解決了制約眾多制藥企業成長的瓶頸,對促進制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環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取得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接下來,天俱時集團《知“時”在線》將誠意出品一系列線上分享課,每場聚焦不同熱點問題,分享與制藥、環保工程息息相關的內容,邀請行業大咖與您共話行業未來。

     

    溫馨提醒

    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天俱時微助理,可獲取課程相關課件并可及時獲取后續課程信息。

    09 2020-03
    天俱時集團召開2020年科技項目立項評審會

    3月5日,集團召開2020年科技項目立項評審會。天俱時科技委員會作為集團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戰略制定及規劃的指導機構,共有來自相關領域的17名科技委員會專家參與了本次科技項目立項評審。

    會上,評審專家根據項目的立項背景及意義、研究內容、創新點、經費預算、預期經濟效益等方面開展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并結合集團當年科技創新工作的戰略規劃提出評審意見。最終,涉及自動化、工程設計、節能環保、施工管理等共計39項科技項目通過了立項評審。

    自實施“以科技引領未來,以創新驅動發展”轉型升級以來,集團持續開展技術研發及創新工作,2019年順利完成了32項科技項目研發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科技成果并成功轉化應用。11項科技項目獲得天俱時集團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由劉海冰、張大龍、顧山等人參與的一等獎項目《“臭氧催化氧化+生物膜”深度處理制藥廢水應用研究》被列入石家莊市科技計劃,加速了集團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并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集團將以本次評審會為契機,以陳平實驗室為依托,繼續推動科技創新和項目研發工作,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率,促進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搭建獨具特色的“以技術為引領的工程總承包服務”模式,將天俱時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工程科技集團。

     

    05 2020-03
    集團2019年度科技進步獎評選結果揭曉

    2019年,集團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項目。按照《科技進步獎評審辦法》,經過科技委員會專家推薦、評審,現將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公示如下:

    一等獎(1項)

    課題名稱:《“臭氧催化氧化+生物膜技術”深度處理制藥廢水應用研究》

    課題組成員:劉海冰、張大龍、顧山、孫嘯林、邢茜、劉風麗

    獲獎理由:該項目針對制藥行業廢水特點,自主開發出了一套臭氧催化氧化處理裝置和適配催化劑,實現去除率達到60%以上。該項目彌補了公司在深度處理高級氧化設備的空白,技術裝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列入石家莊市科技計劃,獲得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現已成功應用于樂陵項目,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利益增長點。

    二等獎(4項)

    (1)課題名稱:《EPC總包項目鋼筋混凝土水池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措施》

    課題組成員:丁向奎、劉飛飛、常永峰、李福正、梅麗霞、賈曉峰、李玉占、任曉峰、趙盛領、張碩、張運祥、韓文元

    獲獎理由:該項目在滿足設計及施工規范和保證施工進度的前提下,研究出適用于EPC總承包的鋼筋混凝土水池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措施,總結出施工技術要點,適配于不同應用軟件,實現成本降低10%以上,已成功應用于萬潤、萬生項目。

    (2)課題名稱:《污水處理企業信息系統整合的研究》

    課題組成員:王賀斌、李偉、于建會

    獲獎理由:該項目實現了企業信息系統的整合,對網絡進行統一規劃,實現各網段之間的互聯互通,對企業生產工藝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形成生產統計報表,實現了出水水質的實時監管,降低了生產成本。該項目已成功應用于石家莊市橋東污水處理廠,并形成論文1篇。

    (3)課題名稱:《處理鋼廠廢水并回用的組合工藝的研發》

    課題組成員:王志鵬、孫嘯林、王光輝、郝聚兵

    獲獎理由:該項目采用了“預沉池+高效沉淀器+纖維球過濾器+多介質過濾器+超濾+反滲透”組合工藝,有效降低鋼廠廢水中的油、懸浮物、硬度、鹽含量等指標,具有出水水質穩定、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運轉方式靈活、基建投資少等特點。該項目已成功應用于高義項目,申報實用新型專利1項。

    (4)課題名稱:《提高連消機組加工質量》(QC項目)

    課題組成員:顧山、田林升、王艷棟、侯佳

    獲獎理由:該項目對連消機組的圖紙設計要點、加工制作工藝流程進行了優化,強化了加工質量控制,具有無菌率高、節能環保、運行穩定、操作方便、對培養基破壞小的特點,可節省費用約23萬元/年,連消機組銷售量有了大幅提升。

    三等獎(6項)

    (1)課題名稱:《醫藥化工溶媒儲罐安全措施模塊化設計研究》

    課題組成員:王大理、薛龍、吳少華、康園麗、高志強、張新晴、呂湘曄、苗振宇、陳威

    獲獎理由:該項目綜合各類規范和設計經驗,對現有設計進行綜合優化,形成了采用阻火呼吸閥完成氮封、采用自立式調節閥完成氮封、采用自動化調節閥和呼吸閥完成氮封的三種方案。該項目設計已成功應用于南京鯨輪、南京白敬宇、川寧項目,滿足了不同業主需求。

    (2)課題名稱:《IAtools自控設計軟件二次開發》

    課題組成員:呂湘曄、王漢、吳世雄、張瑋、夏紅衛、孫濤、張敏

    獲獎理由:該項目對設計軟件進行二次開發和配置,定制軟件使用標準流程、儀表安裝圖和安裝材料庫,完善儀表數據模板和儀表參數庫,匹配集團項目的出圖要求、設計深度、設計習慣等,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提升設計質量和準確率,現已完成5個項目22個子項的施工圖設計。

    (3)課題名稱:《配方控制在廢氣處理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課題組成員:賈京華、曹志遠

    獲獎理由:該項目采用柔性控制策略,搭建起物理模型和過程模型,根據業主需求靈活轉變生產控制方案,具有操作簡便、降低維護成本,節約人力資源的特點。

    (4)課題名稱:《新型除霧噴淋塔的研發》

    課題組成員:胡曉剛、張偉新、李龍

    獲獎理由:該項目對噴淋塔內部結構進行優化設計,解決出氣攜裹循環液的問題,提升洗滌除霧效率,節約運行成本,具有高效節能、易于工業化應用的特點,已成功應用于萬潤項目。

    (5)課題名稱:《苯乙酸回收工藝優化》

    課題組成員:王鴻志、張振昌、李鵬偉、邢曉強

    獲獎理由:本項目通過優化工藝路線,將青霉素6-APA結晶母液用膜過濾后經活性炭脫色處理,濃縮后直接回用,去掉雙氧水、硫酸、液堿等部分原輔料使用,提高了苯乙酸回收率。以年產6000噸6-APA項目為例,可使生產企業節約原輔料成本1567萬元/年,回收苯乙酸300余噸/年。

    (6)課題名稱:《低壓交流變頻電機冷卻風機電氣系統研究》

    課題組成員:王路波、田國法、李艷青、楊博、馬平、鄭金鎧、李育放、樊振江、于京晶、袁家興

    獲獎理由:該項目對傳統電機控制回路進行優化,根據不同溫度采用兩種方案進行冷卻風機控制,有效減少電機運行故障,幫助企業產能同比提高3%,運行維護成本降低10%,申請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

     

    蝴蝶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