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搜索
    請選擇日期
    請選擇日期
    集團領導勉勵調試工程公司繼續多作貢獻

      2月18日下午,集團董事、總經理劉金濤,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劉松,集團董事、副總經理馬志民與新成立的調試工程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就調試工程公司如何更好發展進行了愉快的座談。

      座談會上,劉金濤對全體調試人員數年來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勉勵調試工程公司領導班子要繼續發揚調試部門原來的優良作風,戒驕戒躁,謙虛進取堅決反對和抵制官僚主義,秉承永不改變服務宗旨,嚴把質量關,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技術咨詢和技術支持,為工程順利投運保駕護航為集團公司的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

      調試工程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先后在座談會上發言,分別就在調試過程中如何嚴把質量關、為工程提供更好地服務、做好新員工傳幫帶、提升整體業務技能水平、推動公司良好發展等方面談了自己的感觸與想法。調試工程公司總經理耿智對公司的組織架構、人員職責等進行了總結。劉松、馬志民聽取大家發言后對調試工程公司今后的發展分別提出了具體要求。

    19 2013-02
    集團總經理班子召開工作會議

      2月18日上午,集團總經理班子工作會議在集團會客室召開。會議由集團董事、總經理劉金濤主持,集團總經理班子成員參加會議。

      會上,劉金濤對集團2013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他指出,全年工作要圍繞2013年集團工作會議報告開展,加大任務開發力度,強化生產經營管理,加強末端企業文化建設和科技創新,圍繞九項工作重點結合實際推進基礎管理。他強調,今年的總經理班子要創新工作思路,加強橫向溝通,保持內部信息交流通暢,把關注點問題本身延展到對問題深層次原因的探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堅決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

      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劉松作總結發言。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史靜宏、尚橋、姚振永馬志民、孫永章,集團副總經理苗月梅、張欣巧分別針對分管的工作提出了工作設想。

    06 2013-02
    啟航2013天俱時集團迎春聯歡會圓滿成功

      2月5日晚,以“啟航2013”為主題的天俱時集團2013年迎春聯歡會在中茂海悅酒店隆重舉行。集團領導職能部門、各子(分)公司員工及家屬400余人歡聚一堂,共迎新春佳節。

      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劉松代表集團董事會、集團黨委致辭,向在過去一年中辛勤工作的全體員工,向節日期間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一線員工,向一直以來默默奉獻的家屬朋友們,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劉松在致辭中還回顧了2012年集團取得的豐碩成果,并號召全體員工在2013年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更富有激情的創新和改革,共同迎接新的挑戰。

    集團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劉松代表集團董事會、集團黨委致辭

      聯歡會在高雅華貴栩栩如生的沙畫《啟航2013》中拉開帷幕。隨后,集團機關人員時馳、杜坤、耿壘壘、崔洪森帶來的三句半《步步高》全面展現了集團過去一年的發展,也生動地表達了對新的一年的期望。第一工程公司人員的合唱《朋友》體現了項目部員工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團結一致的友情和親情。《青春砥礪 風采領航》專題片讓大家回顧了集團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和杰出青年的奮斗歷程,隨后2012年度天俱時杰出貢獻獎和杰出青年獎獲得者一同走上舞臺,向大家送上了新春的祝福。董事長辦公室張飛強7歲的兒子張鵬洋和3歲女兒張慧洋帶來的兒童節目《歌舞連連串》,稚嫩的說唱和可愛的動作引來大家陣陣掌聲和歡笑。第四工程公司王濤和他的樂隊帶來的《光輝歲月》把大家帶到了beyong的年代。第四工程公司周志峰的女兒周樺表演的拉丁舞讓大家感受到了極具異國情調的激情。第三工程公司的小品《招聘》表演得惟妙惟肖,給大家帶來歡笑的同時,也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社會百態、人情冷暖。

    沙畫表演《啟航2013》

    集團機關人員(左起:時馳、杜坤、耿壘壘、崔洪森)表演三句半《步步高》

    第一工程公司人員演唱《朋友》

    2012年度天俱時杰出貢獻獎和天俱時杰出青年獎獲得者為大家帶來新春祝福

    董事長辦公室張飛強兒子張鵬洋和女兒張慧洋帶來兒童節目《歌舞連連串》

    第四工程公司王濤(左三)和他的樂隊帶來《光輝歲月》

    第四工程公司周志峰的女兒周樺表演拉丁舞

      晚會期間穿插了抽獎環節,共分特等獎1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四等獎60名,隨著大屏幕抽獎號碼的滾動和停止,抽到獎的人們無不歡欣雀躍。

      最后,晚會在激情動感的激光舞表演中圓滿結束,大家共同舉杯共祝天俱時的明天更加美好。

    02 2013-02
    集團與國家生化工程研究中心達成合作

      1月30日,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王京和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張嗣良教授代表雙方在華東理工大學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以及項目合作協議和專項合作協議。這標志著雙方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的建立,同時也明確了近期合作的具體項目和內容,此次合作協議的正式簽約是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邁向高端發展的重大機遇。

    左起:唐寅、郭美錦、張嗣良、王京、史靜宏

      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在工業生物技術產業工程化能力與市場組織,尤其在工程實施、計算機系統控制和GMP等方面擁有優勢;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在生物過程研究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應用推廣和裝備方面擁有國際領先的生物技術工程化核心技術優勢,且擅長于生物過程的工藝、工程、裝備一體化研究,擁有實驗室成果向產業化快速轉化的優勢;此外,雙方擁有一支高水平反映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化歷史發展和經歷的工程技術隊伍,這將為合作和項目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最近國務院發布的“生物產業發展規劃”中強調“堅持高品質發展,加強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加快生物科技創新,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及知識產權,逐步提高原創能力”,同時提出“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高附加值產業鏈”。我們一致認為:雙方的業務特長與特色是完全互補的,通過合作天俱時公司可實現以技術為導向,全面提升高端工程化的能力;而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研究中心則可確立強化核心技術工程化推廣,提升工程中心對行業的貢獻。為此,雙方實施全面戰略合作有利于發揚、擴大雙方在傳統的和現代化技術、工程化方面的優勢,做大做強生物技術工程化產業。

      雙方還一致認為當前應把樹立品牌效應放在第一位,盡快建立在生物技術工程化方面中國第一的強勢品牌,通過雙方現有技術交流、關鍵工程化技術平臺建立和開展相關技術研究等措施,以實現生物技術工程化技術的品牌效應。

      此次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與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是天俱時工程科技集團長期發展的戰略需要,雙方的強強聯合將為天俱時科技集團以技術引領的醫藥高端工程EPC總承包模式開創嶄新的局面。

      天俱時集團副董事長、醫藥技術開發中心總經理史靜宏,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生化工程研究中心書記莊英萍教授、副主任儲炬教授、郭美錦教授,上海國強生化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寅女士參加了此次簽約儀式。

    01 2013-02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背著工具包的管理人員

      他們是一個緊密協作的團隊,無數次出色地完成設備檢修、調試任務。哪里有需要,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忙碌的工地上總能看到他們背著工具包在一臺臺設備間穿梭的身影。他們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平均年齡28歲。他們與其他管理人員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但要完成技術指導工作,而且要拿起工具親手檢查調試每一臺設備。他們一絲不茍地調試著設備,就像醫生在用心地為患者診療。在大家的眼里他們是保證設備正常投運的最后一道屏障。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們是——背著工具包的管理人員。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左起)馬長衛、任躍星、劉曉慶、胡彥強、趙國靖在華藥三期項目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成立于2002年,主要負責集團所承建工程投入運行前電氣設備、高壓電動機、變壓器、高壓開關柜及熱工儀器儀表的交接試驗,工程投產后各種設備的預防性試驗及繼電保護整定,確保工程安全供電和設備的安全運行,目前已具備110千伏以下電壓等級電力設施的安裝、維修或者試驗活動的資質。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左起)張浩、唐紅宇、張榮、焦紹亮、郭衛校、臧延斌在臨河項目高壓室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電儀試驗中心人員已從成立初期的5人增加到現在的15人。集團遍布全國各地的項目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哪里有技術難題哪里就會出現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背著工具包,穿梭在每一個車間、每一片工地,一絲不茍地檢查每一臺配電柜、校驗每一臺設備、檢測每一條電纜、緊固每一個母排螺絲,絕不放過哪怕是最細小的一個隱患。他們知道,確保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無事故,這是他們必須堅守的原則。

      設備正常投運的最后一道屏障

      他們是管理人員,但是他們跟其他管理人員有很大不同:他們需要親力親為。“我們每天做的重復性工作很多,簡單的如用力矩扳手確認聯接螺絲有沒有擰緊,用特種儀器檢測中高壓電氣設備的特性質量,用儀表測量設備安裝得是否正常,就是這些工作看起來簡單,其實要長期堅持不懈地、認真地做下來也不容易。所以說,調試無大事小事之分,一個簡單的控制系統如果調試不仔細、不認真,所造成的后果會很嚴重!”電儀試驗中心主任劉新峰這樣說。話說的雖然簡單,但是在復雜多變的施工條件下,面對型號繁多的各種設備,要做到不放過一個隱患、不發生一起事故,他們的付出卻遠非像說的那樣簡單。

      工作中,他們要對電氣設備及電氣系統進行試驗與調整,發現電氣系統、電氣設備在設計、制造方面的錯誤和缺陷,找出施工中的安裝錯誤、接線錯誤等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以確保所安裝的電氣系統和電氣設備符合設計要求、能夠正常投入運行。為此,他們需要每天背著工具包在工地上奔波,設備安裝到哪里就到哪里調試,設備什么時間出現問題就在什么時間檢修,用著管理人員的心思,使著技術工人的力氣,一切都為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對他們而言,要做好他們的工作,過硬的技術、充沛的精力、高度的責任心和樂于奉獻的精神缺一不可。他們是保證設備正常投運的最后一道屏障,他們為此而感到光榮和自豪。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劉新峰

      團隊整體實力更重要

      為了適應集團快速發展、項目不斷增多的需要,電儀試驗中心在不斷加強團隊成員自身學習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前提下,還制定了以老帶新、金字塔式發展模式,在彌補人員不足的同時,也為集團培養了更多的技術能手。

      2012年春節剛過,電儀試驗中心就聯合第四工程公司,針對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對40余名一線員工進行了高壓終端頭與中間頭電纜頭制作安裝、電氣及儀表專業現場施工技術與質量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參訓員工的理論水平和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他們還組成培訓小組先后到華藥項目部、大同阿拉賓度項目部、內蒙古聯邦制藥項目部施工現場,對技術員和班組工人進行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使大家在技術、安全、質量等方面都得到比較明顯的提高,受到一線員工和項目部歡迎。

      劉新峰說:“一線員工的活干得越好、出的錯誤越少,我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也就相應的越少了。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如一個好的團隊整體實力強。所以,我們應該注重一線員工的培養,多開展面向一線員工的技術培訓,幫助更多的年輕員工盡快成長起來。”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劉立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們

      對于電儀試驗中心的人來說,艱苦的工作環境、危險的試驗項目和長時間的加班加點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但是他們憑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忘我的工作態度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保證了工程的順利投產,達到了甲方的滿意。

      在大同威奇達搬遷項目,甲方出于綜合考慮選用了一批舊的高壓配電柜。這些配電柜由于長時間閑置,好多元器件已被腐蝕損壞。為了實現舊配電柜同新選購的14臺綜合保護器配套,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甲方要求項目在七天內對舊配電柜進行重新設計、布線、安裝、調試,工期之緊、任務之重可想而知。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項目上的調試人員明確地進行了分工,劉立安排焦紹亮負責電路的設計,其他人員負責在高壓配電室安裝。當時,除了甲方提供的設備原理圖外再沒有任何資料,焦紹亮就一點點地研究設備原理圖,根據綜合保護器的工作原理一步步地進行設計,看不懂的地方就聯系廠家詢問。兩天時間,三頓飯,六小時睡眠,焦紹亮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終于設計出了符合要求的配線圖。同時,在高壓配電室,沒有玻璃,沒有電纜溝蓋板,外面大雪紛飛,室內也是零下十幾度,就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調試人員們一干就是一周,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贏得了甲方的好評。

      在常州金凱特鋼項目,為了配合自動化順利調試、試車,電儀試驗中心抽調宗紅星、馬長衛、申永和到項目負責調試三十多臺變頻器等工作。由于工程是高爐改造,三個高爐輪流停工檢修,所以現場環境非常糟糕。在調試轉爐二文喉口電動推桿時,現場溫度達到了40攝氏度,而且還時不時地趕上往沒有停工的轉爐里吹氧,每次吹氧都伴隨著很大的粉塵撲面而來,整個現場變得伸手不見五指。于是,他們的調試就成了打游擊,粉塵來了他們就跑,粉塵跑了他們就過去接著調試。汗水夾雜著灰塵,一天干下來,他們每人身上都披了一層厚厚的粉塵,臉上都看不到肉色了。在布袋除塵技改系統調試過程中,工作環境更加復雜,尤其是煤氣濃度較高,為了保證甲方順利投產,他們帶著CO氣體報警儀輪流交替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調試任務。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宗紅星

      一切為了甲方心中的口碑

      在2012年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項目的四期工程,該項目年產6-APA12000噸,調試工程量較大,調試任務繁重。試驗中心安排劉立和張榮兩位副主任負責該項目的調試任務,并對年輕的同志進行手把手地培養,像唐紅宇、郭衛校雖然入廠較晚,但進步很快!聯邦制藥四期電氣設備高壓柜和低壓柜近900臺,廠家比較多,要么沒有圖紙,要么圖紙和實物不符,配電柜廠家根本不按規范施工,配電柜的問題千奇百怪。就拿制水車間來說,20多面配電柜,兩個廠家售后技術人員在現場改了一個月,最后也沒弄成。為了不耽誤甲方的施工計劃和送電試車,調試人員加班加點,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在甲方要求的時間具備送電試車條件。聯邦制藥四期絕大部分自動化控制儀表都是進口設備,都沒有中文說明書,給儀表設備安裝和調校帶來很大困難。因為其設備安裝精度高,并且特別貴重,所以必須保證準確無誤。由于工期緊張,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搞清這些設備的安裝和調校方法。張榮和張浩通過近一周的時間咨詢和翻閱資料,終于搞清了各個設備的安裝及調校方法,并且針對每種儀表設備都編制了安裝及調試方案,在保證工期的前提下使設備得以順利安裝及調校,贏得甲方的一致好評。

      在聯邦制藥四期工地,因為熱源只有在熱電廠生產之后才有,所以車間內比車間外還冷。就是在這樣的冰天雪地里,冒著零下20度的嚴寒,項目調試人員每天穿梭在四期工地的各個車間,調試每一臺設備、檢查每一個可能出現事故的部位。在干四期工程的同時,一、二、三期工程還在不停地改造,時間比較緊,要求改造完成立刻投入使用,并且因為車間都在生產,所以工作需要格外小心,避免誤操作將正在生產運行的設備停車,給甲方和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且有的車間是防爆車間,進車間都需要關閉手機和火源,干活感覺有種被束縛的感覺,所以在車間工作危險系數比較高,進入車間工作必須做好自身的和工作上的安全措施。為保證工作萬無一失,所干的工作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在大家的努力下,后續工程順利交付甲方,滿足了甲方需求。

      從2007年至今,調試人員在聯邦制藥項目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認可,天俱時調試這個品牌在甲方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調試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要付出更大的艱苦努力,把建立在甲方心中的良好口碑保持下去,并且越來越好。

      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2012年七月至八月,任躍星與張浩在中糧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項目同樣得到業主主管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曹軍政

      以試車成功為最好的回報

      2012年,伊犁川寧項目牽動著整個公司的心。這個項目對電儀試驗中心來說,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在伊犁川寧項目,電儀試驗中心首次接觸高壓變頻器,沒有任何經驗,也得不到相應的指導和幫助。為了做好高壓變頻器的檢測和調試,他們密切跟蹤高壓變頻器柜安裝進程,研讀設備說明書,上網查閱資料,及時準備調試資料并編制調試計劃。他們一次次地討論研究高壓變頻器調試方案,嚴格按照試驗步驟和試驗規范對高壓變頻器各元件、各回路進行測試,并隨時與廠家溝通,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最終保證了高壓變頻器的安裝成功。這次成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推動集團電氣高壓調試工作又邁上新的臺階。

      還是在伊犁川寧項目,曹軍政作為一個剛剛入職一年的技術員,參與三個工藝車間的儀表調試,在馬長衛的帶領下,對各種儀表、閥門進行單體調試及檢查。為了保證進度,曹軍政白天在車間里做單體調校,晚上在宿舍里編寫調試報告,幾乎每晚都要忙到凌晨兩點多。單體試車階段是出現問題最多的時候。這期間,曹軍政白天在現場和甲方一起討論處理問題,經常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有時候晚上剛剛鉆進被窩里,甲方的電話就來了,他二話不說,馬上起床去現場。最后,他為了隨叫隨到、及時處理甲方提出的問題,干脆搬到了還在施工的車間里去住。他不怕累、不怕苦,終于保證了試車的順利進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儀試驗中心的小伙子們沒有白付出,伊犁川寧項目最終實現聯動試車一次成功。

      或許,這是他們得到的最好的回報。或許,這也是他們奔向更大勝利的新起點。這樣一個團結協作的團隊,讓我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這樣一群敢于拼搏人,讓我們期待,他們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勝利的喜訊。

    蝴蝶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