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天俱時集團企業技術中心被市發改委、財政局、科學技術局、國稅局、地稅局等五部門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本次通過認定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有21家,其中建筑企業僅3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不僅在企業營業規模等經濟指標上有較高門檻,而且對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示范作用等綜合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
天俱時集團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跨越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集團成立了醫藥技術開發中心,致力于開發大規模原料藥、醫藥污水處理技術和制劑產品,全面參與醫藥化工產業技術升級。集團不斷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建立研發隊伍,設立“科技創新獎”,有效地激發了科技人才的創新熱情。集團連續四年舉辦“天俱時科技論壇”,為企業技術人員和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搭建平臺開展技術交流。集團還與河北聯合大學合作建立了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并與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中國北方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中國)公司等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達成了技術合作意向。近年來,集團取得了6項國家專利、4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省級科技成果,編制的4項施工技術被評定為省級工法并獲河北省建設科技成果獎。集團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北省著名商標企業。
集團通過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后,將會從相關技術創新項目、專項資金和配套政策等方面優先獲得上級主管部門提供的支持。集團今后會更加堅定地走創新之路,把握政策和機遇,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由集團第四工程公司承建的中糧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10萬噸果糖項目,經過項目部全體人員60天的連續奮戰,10KV配電室于7月15日正式帶電運行,廠區4臺變壓器于7月16日一次送電成功并空載試運行完畢,項目安裝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中糧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10萬噸果糖項目于5月15日正式開工,施工范圍包括果糖主車間、供水及循環水站、鍋爐房、淀粉乳配制及淀粉庫、槽車灌裝等工號的電氣儀表安裝調試以及廠區供電、接地系統安裝。
截至目前,為期一個月的“安全月活動”圓滿結束,取得了良好效果,實現了安全月活動的目標,集團公司安全工作展現了新的氣象。
在安全月中,集團及各項目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從而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員工遵章守紀自覺性,保證了企業的安全生產。集團工程管理部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鞏固擴大活動取得的成果,將各項制度落到實處、抓到實處,真正完成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切實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
5月30日,集團工程管理部向各部門、各子分公司下發了《關于開展2012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并在各項目部充分利用懸掛標語條幅、發放學習材料等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組織學習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公司各項安全制度,開展安全大檢查等活動,在全公司掀起了“抓安全,促生產”的熱潮。
6月28日,集團首席科學家、醫藥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王京與集團副董事長、醫藥技術開發中心總經理史靜宏,在上海拜會了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主任、我國生化工程領域著名專家張嗣良教授和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副主任莊英萍研究員,參觀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國家級生化工程技術中心。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互相介紹了各自公司今后的發展戰略,經過探討,一致認為雙方合作具有很好的互補性,發展前景良好。
張嗣良教授長期從事輕工食品和微生物藥物等發酵產品的生物代謝及工業生產研究,解決了過程優化與放大關鍵技術,在華北制藥集團青霉素發酵、西安利君制藥集團紅霉素發酵、采用遠程網絡過程診斷的金霉素發酵以及基因工程菌表達人血清白蛋白、植酸酶等過程中應用,大幅度提高生產能力。近年來,他以多尺度觀點對發酵過程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基因、細胞、反應器不同尺度網絡狀態拓撲結構的互動關系,并在新一代食品添加劑的原料鳥苷發酵生產中應用,取得重要突破。在裝備技術上,他研究解決了代謝流測量與大容量計算機相結合的發酵中試系統及高性能大型發酵罐制造技術,促進了我國生物反應器裝備技術的現代化改造,為國家的生化工程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由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控股、張嗣良教授擔任總經理的上海國強生化工程裝備有限公司,與天俱時集團醫藥技術開發中心同為高新技術企業,雙方可在合作過程中互為對方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我公司承接的常州東方特鋼1、2、3號爐TRT發電相關項目,3號噴煤自動化項目,1、2、3號礦槽除塵項目,槽上除塵項目,1、2號爐前除塵項目陸續投入使用,性能良好穩定。TRT、噴煤、除塵均為東方特鋼“節能減排、快速轉型”戰略目標中的重要環節,我公司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甲方常州東方特鋼有限公司的高度認可。
高爐噴吹煤粉是煉鐵系統結構優化的中心環節,是國內外高爐煉鐵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三大重要技術之一。由于我公司第一次做噴煤自動化項目,加上甲方對新工藝也不熟悉,造成控制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幾度修改,施工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但為了不耽誤甲方生產,項目部人員經常加班加點,甚至熬通宵保證甲方提出的要求第二天早上就能實現,給甲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塵項目需要在不停止生產的情況下給上料系統加自動化分站,而且只有5分鐘時間。由于加自動化分站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一旦出現意外,若不能及時查出原因并解決必定造成休風減產,給我方造成很大壓力。為此,項目部提前嚴格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了模擬,一步步地排查問題。果然,由于使用的是甲方提供的舊模塊,我方在模擬中發現6ES7 331-7KF02-0AB0、6ES7 321-1BL00-0AB0、153-1AA03-0XB0 等模塊已經損壞、無法繼續使用。我方及時將這些已損壞的模塊更換為正常的模塊,排除了潛在的風險,憑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細致的作風最終實現了1、2、3號礦槽的分站順利掛接成功。